2025-11-27 编者:小美

“取卵后囊肿居然是‘癌前病变’?”32岁的李女士拿着B超单手抖——取卵后发现的卵巢囊肿,在网上搜索时被“癌变风险”吓得彻夜难眠。事实上,取卵后囊肿癌变的概率极低,但错误解读报告可能导致过度治疗。学会分辨囊肿性质,比盲目恐慌更重要。
| 良性囊肿 | 恶性囊肿 |
|---|---|
| 无症状或轻微腹胀 | 持续性腹痛、腹胀、体重下降 |
| 月经规律 | 月经紊乱、绝经后出血 |
| 活动度好(囊肿可推动) | 固定不动,伴腹水 |
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
症状: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痛。
处理:直径<4厘米可药物控制(如地诺孕素),>4厘米建议腹腔镜手术,术后2-3个月移植。
炎性囊肿:
诱因:取卵后感染(如盆腔炎)。
处理: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2周,复查囊肿是否缩小。
畸胎瘤:
特点:内含毛发、牙齿等组织,B超可见强回声。
处理:无论大小均建议手术,避免扭转或恶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囊肿:
| 囊肿情况 | 首次复查 | 后续随访频率 | 处理建议 |
|---|---|---|---|
| 生理性囊肿(<5cm) | 1个月后 | 月经后复查,连续2次 | 消失后可移植 |
| 病理性囊肿(良性) | 2周后 | 每3个月B超+CA125 | 稳定者可带囊肿移植 |
| 疑似恶性 | 立即 | 每周监测,尽快手术 | 术后根据病理决定后续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