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排卵时卵泡长得好好的,为什么就是怀不上?”很多患者拿到激素六项报告时一头雾水:“FSH偏高是不是卵巢早衰?泌乳素高会影响着床吗?”激素是调节生殖系统的“指挥官”,任何一项异常都可能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内膜容受性差或排卵障碍。
激素六项检查:什么时候查?查什么?
- 最佳时间:月经第2-4天(卵泡期)抽血,反映卵巢基础功能;若月经不规律,可随时检查,需同时结合超声判断卵巢状态。
- 核心指标及意义:
- 促卵泡生成素(FSH):正常范围3.85-8.78mIU/mL,>10mIU/m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25mIU/mL可能为卵巢早衰,需优先考虑试管婴儿。
- 促黄体生成素(LH):正常范围2.12-10.89mIU/mL,LH/FSH比值>2-3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导致卵泡发育不成熟或排卵障碍。
- 雌二醇(E2):基础值24-114pg/mL,过高(>80pg/mL)可能提示卵巢储备下降,过低则可能内膜薄、卵泡发育缓慢。
- 泌乳素(PRL):正常<25ng/mL,升高会抑制排卵,常见于熬夜、压力大或垂体微腺瘤患者,需进一步做头颅MRI排查。
常见激素异常与调理方案
- 案例1:多囊卵巢综合征(LH高、睾酮高)
- 表现:月经稀发、多毛、痤疮,促排卵时卵泡数量多但难以成熟。
- 调理: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重5%-10%),口服短效避孕药(如达英-35)降低雄激素,再用低剂量来曲唑或克罗米芬促排,同时监测胰岛素抵抗(查空腹血糖+胰岛素),必要时加用二甲双胍。
- 案例2:卵巢储备功能下降(FSH高、AMH低)
- 表现:基础卵泡少(<5个),促排卵药物反应差,卵子质量低。
- 调理:避免过度促排,可尝试“微刺激方案”(小剂量FSH+来曲唑),同时补充辅酶Q10、DHEA改善卵子质量,必要时考虑供卵试管婴儿。
- 案例3:高泌乳素血症(PRL高)
- 表现:月经紊乱、乳头溢乳,促排卵时卵泡不破裂或黄体功能不足。
- 调理:先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查TSH),若为单纯高泌乳素血症,口服溴隐亭治疗,待PRL降至正常后再促排。
激素调理注意事项:这些细节别忽视
- 避免盲目补充激素:如雌激素过高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规律作息、减少熬夜(23点前入睡)、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有助于调节内分泌。
- 动态监测:激素水平会随月经周期波动,建议调理1-2个周期后复查,根据结果调整方案。
激素六项是促排卵失败后的“基础检查”,但结果需结合年龄、症状及超声综合判断。若发现指标异常,切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到生殖内分泌科就诊,通过药物+生活方式双重干预,为下次促排打造良好的激素环境。记住,科学调理比盲目尝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