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来月经都痛到打滚,医生说我太胖了,让我减肥,这真的有用吗?”许多腺肌症患者将痛经归咎于疾病本身,却忽略了肥胖可能是加重疼痛的“隐形推手”。合理减重确实可能缓解痛经,关键在于了解背后的原理和正确方法。
痛经的根源:异位内膜“出血”与炎症刺激
腺肌症痛经的核心机制是: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出血,血液无法排出而淤积,刺激周围组织产生前列腺素等疼痛介质,同时引发子宫强烈收缩。肥胖会通过以下途径放大这一过程:
雌激素驱动:脂肪转化的雌激素使异位内膜增生更活跃,出血增多;
炎症叠加:肥胖相关的炎症因子直接刺激痛觉神经,降低疼痛阈值。
减肥缓解痛经的科学依据:临床数据说话
多项研究证实,肥胖型腺肌症患者减重后,痛经症状可显著改善:
短期效果:体重减轻5%-10%的患者,痛经评分平均降低25%-40%,月经量减少约20%;
长期获益:维持理想体重(BMI 18.5-23.9kg/m²)可减少病灶复发风险,降低对止痛药的依赖。
腺肌症患者减肥指南:安全有效是关键
饮食:“3低1高”原则
低雌激素:避免蜂王浆、雪蛤、大豆异黄酮补充剂;
低GI:用糙米、燕麦替代白米白面,控制血糖波动;
低反式脂肪:少吃油炸食品、植脂末;
高抗炎食物:每周吃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每天摄入500g蔬菜。
运动:分阶段进行,避免加重不适
经期:选择温和的拉伸、冥想,避免剧烈运动;
非经期: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40分钟)+2次力量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警惕误区:不可过度节食
快速减重(如每月超过5kg)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反而升高雌激素水平。建议每周减重0.5-1kg,以“身体不疲劳、月经规律”为前提。
联合治疗:减肥+医学干预,效果更佳
药物辅助:痛经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短效避孕药,同时配合减重;
微创治疗: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等可缩小病灶,与减重协同缓解症状;
心理调节:压力会升高皮质醇,间接加重疼痛,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减轻焦虑。
腺肌症患者减肥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若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或手术治疗,同时通过科学饮食和运动管理体重,双管齐下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