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有3个卵泡,是不是不用麻醉也能忍过去?”在生殖中心,常有患者认为“卵泡少=疼痛轻”,试图放弃麻醉。然而,取卵是否需要麻醉,并非由卵泡数量单一决定,还与卵巢位置、个人痛阈、手术难度密切相关。盲目拒绝麻醉可能导致术中疼痛加剧、配合度下降,反而影响取卵效率。那么,哪些情况必须麻醉?不麻醉真的能忍受吗?
不麻醉取卵:疼痛能忍,但风险需警惕
不麻醉(即“无镇痛取卵”)时,患者全程清醒,需忍受穿刺针反复进出卵巢的刺激。临床数据显示,约20%的患者可耐受这种疼痛(尤其是卵泡数量<5个、卵巢位置表浅者),但其余80%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 疼痛应激:剧烈疼痛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手术风险。
- 身体移动:因疼痛不自觉扭动,可能导致穿刺针误损伤周围器官(如膀胱、血管)。
- 心理阴影:术后对“疼痛”产生恐惧,影响后续胚胎移植的配合度。
因此,不麻醉取卵仅适用于:①卵泡数量极少(1-2个);②卵巢位置极佳(贴近阴道壁);③痛阈极高且心理状态稳定的患者。即使符合条件,术前也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做好疼痛预案。
局部麻醉:“半麻”能缓解疼痛吗?
局部麻醉是在阴道穹窿注射利多卡因,阻断穿刺路径的神经传导,属于“不完全镇痛”。其优势是操作简单、费用低(比全麻便宜1000-2000元),患者术后无需留观即可离院。但局限性也很明显:
静脉麻醉:无痛取卵的“金标准”,哪些人必须选?
静脉麻醉(即“无痛取卵”)是目前主流方案,尤其适合以下几类患者:
卵泡数量多(>10个):穿刺次数增加,卵巢受牵拉更明显,疼痛风险升高。
卵巢位置特殊:如卵巢位于子宫后方、盆腔深部或与肠管粘连,穿刺难度大,不麻醉易导致疼痛性体动。
痛觉敏感或焦虑:曾有痛经严重、拔牙恐惧史者,建议直接选择全麻,避免术中情绪崩溃。
重复取卵:多次取卵者卵巢可能存在粘连,麻醉可减少二次伤害风险。
费用参考:静脉麻醉取卵的费用比局部麻醉高1500-3000元(含麻醉药、监护费),但多数生殖中心已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需咨询当地政策)。
取卵麻醉的风险与安全性:会影响卵子和身体吗?
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麻药会不会伤卵子?对身体有副作用吗?”
对卵子质量的影响:权威研究(《Human Reproduction》2024年)证实,短效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对卵子的染色体、纺锤体结构无损伤,受精率、囊胚形成率与未麻醉者持平。
对身体的短期影响: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头晕、恶心(发生率<5%),多在1小时内缓解;极少数患者因个体差异出现呼吸抑制,但在麻醉医生全程监护下可及时处理。
长期安全性:麻醉药物代谢迅速(半衰期仅3-5分钟),无蓄积毒性,不会影响肝肾功能或导致记忆力下降(中信湘雅医院2025年跟踪研究)。
麻醉选择决策树:3步确定你的最佳方案
评估疼痛风险:卵泡数>8个、卵巢位置深→优先全麻;卵泡数<5个、痛阈高→可尝试局麻或不麻醉。
考虑经济成本:预算有限且符合局麻条件者,可选择局部麻醉;追求舒适度者,建议选静脉麻醉。
遵循医生建议:麻醉医生会通过术前评估(年龄、体重、基础疾病)排除禁忌证(如严重心肺疾病、药物过敏),制定个性化方案。
取卵麻醉并非“可选可不选”的小事,而是关系到手术安全和体验的关键决策。即使卵泡数量少,也不建议盲目拒绝麻醉——疼痛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可能比麻醉本身的风险更大。建议术前与麻醉医生充分沟通,说明自己的疼痛耐受度和健康状况,共同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最终决策需以正规医院的专业评估为准,切勿轻信“经验之谈”或自行决定,确保取卵过程安全、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