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刚做完试管婴儿,现在产后2个月,体重比孕前重了20斤,想减肥又怕影响奶水质量,到底能不能少吃点?”这是哺乳期试管妈妈最纠结的问题。事实上,哺乳期不仅可以瘦身,还能通过科学饮食提升乳汁质量,但“怎么吃”是关键——盲目节食会回奶,胡吃海塞则体重飙升,掌握这篇饮食攻略,让你喂奶、瘦身两不误。
哺乳期饮食“黄金公式”:热量够、营养全、脂肪少
每日热量计算:比孕前多300大卡,精准不超标
哺乳期妈妈每日热量需求=孕前基础代谢(约1200-1500大卡)+ 哺乳消耗(约500大卡)+ 日常活动(约300大卡),总计2000-2300大卡。若想瘦身,可在此基础上减少300大卡(通过减少主食或零食实现),但最低不可低于1800大卡,否则会导致乳汁减少(每日<500ml)或宝宝体重增长缓慢。
举例:一位孕前50kg、轻度活动的妈妈,哺乳期每日需2000大卡,可通过“1拳主食+1掌蛋白质+2拳蔬菜”的餐盘法则控制食量。
营养优先级:蛋白质>膳食纤维>优质脂肪
-
蛋白质:乳汁的“核心原料”,每天吃够“2个手掌”
乳汁中70%的成分是水,30%是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其中蛋白质直接影响宝宝免疫力(如乳铁蛋白)。建议每日摄入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
✅ 低脂高蛋白:鸡蛋(2个/天,水煮最佳)、鸡胸肉(100g/餐,去皮)、鱼虾(如鲈鱼、虾仁,150g/天)、无糖豆浆(250ml/天);
✅ 性价比之选:豆腐(100g=1个鸡蛋的蛋白质)、黑豆(50g/周,打豆浆)、低脂牛奶(500ml/天,补钙+蛋白质)。
警惕:避免加工肉(香肠、培根),含防腐剂和高盐,影响乳汁口感。
-
膳食纤维:告别便秘+控制血糖,每天“2拳蔬菜+1个水果”
孕期和产后活动减少,70%妈妈会出现便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延缓血糖上升(避免产后糖尿病风险)。
✅ 蔬菜:优先绿叶菜(菠菜、油麦菜、西兰花,200g/餐)、菌菇类(香菇、金针菇,100g/餐)、根茎类(南瓜、胡萝卜,代替部分主食);
✅ 水果:选择低GI(升糖指数)水果,如苹果(带皮吃,膳食纤维更丰富)、蓝莓(100g/天,含花青素)、草莓(150g/天),避免荔枝、芒果等高糖水果(每天不超过200g)。
-
优质脂肪:每天“1勺油+1小把坚果”,拒绝肥肉和油炸
脂肪是宝宝大脑发育必需的(如DHA),但过量会导致妈妈体重飙升。建议选择:
✅ 不饱和脂肪:橄榄油(10ml/天,凉拌或炒菜)、牛油果(1/4个/天,抹面包)、深海鱼(三文鱼50g/周,补充DHA);
✅ 坚果:原味核桃(2颗/天)、杏仁(5颗/天),避免盐焗或蜂蜜味(高糖高盐)。
哺乳期饮食3大“传统误区”,90%妈妈都踩过!
误区一:“多喝汤=多下奶”,结果喝出一身膘
猪蹄汤、鲫鱼汤被奉为“催乳神器”,但真相是:
- 汤里90%是水,蛋白质仅为肉的1/10(1碗猪蹄汤≈300大卡,相当于3碗米饭的热量);
- 汤表面的浮油会让乳汁脂肪含量过高,导致宝宝腹泻或肥胖;
- 过量喝汤会冲淡胃液,影响正餐食欲,反而导致营养不均衡。
正确做法:
✅ 喝汤前撇去表面浮油,每周不超过3次;
✅ 汤里加瘦肉/鱼+蔬菜(玉米、萝卜),优先吃汤里的肉和菜(营养全在肉里);
✅ 催乳首选“多喝水”(2500ml/天,分8次喝),比喝汤更有效。
误区二:“红糖补血”,喝多了水肿+血糖飙升
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95%),铁含量仅2.2mg/100g(远低于猪肝3mg/100g),产后长期喝(超过1周)会导致:
- 血糖骤升骤降,引发饥饿感和暴饮暴食;
- 水钠潴留,体重“虚胖”(表现为“手指发紧”“体重不掉秤”)。
替代方案:
✅ 补铁:每周吃1次猪肝(50g)或鸭血(100g),搭配维生素C(如橙子)促进铁吸收;
✅ 排恶露:产后1周内少量喝红糖(1勺/天,冲温水),1周后停喝,改喝红豆薏米水(去水肿)。
误区三:“水果寒凉不能吃”,维生素缺乏影响恢复
老一辈认为“月子吃水果会落下病根”,但产后妈妈更需要维生素(如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B缓解疲劳)。
正确吃法:
✅ 常温水果:苹果、香蕉、蓝莓用温水泡10分钟(避免过凉),每天200-300g;
✅ 禁忌水果:山楂(可能导致子宫收缩,恶露增多)、西瓜(利尿,可能加重漏尿)、柿子(鞣酸多,易便秘)。
试管妈妈哺乳期“瘦身食谱”:3餐+加餐模板(附热量表)
早餐(7:00-8:00,约400大卡)
- 经典搭配:杂粮粥(小米+燕麦50g,生重)+ 水煮蛋2个 + 凉拌菠菜100g
- 快手选项:全麦面包2片 + 牛油果1/4个 + 无糖酸奶100g
- 注意:避免油条、包子(高油高糖),可用“无糖豆浆+鸡蛋”代替。
午餐(12:00-13:00,约600大卡)
- 餐盘法则:杂粮饭100g(生重,约1拳)+ 清蒸鲈鱼100g(1掌大)+ 清炒西兰花200g(2拳)+ 冬瓜丸子汤1碗(撇油)
- 烹饪技巧:肉类去皮,用橄榄油(10ml)炒菜,避免红烧、油炸(如糖醋排骨热量是清蒸的3倍)。
晚餐(18:00-19:00,约500大卡)
- 推荐组合:紫薯100g(代替主食)+ 鸡胸肉炒木耳100g + 凉拌黄瓜150g
- 注意:睡前3小时不进食,若饿可喝1杯温牛奶(200ml),避免吃胀气食物(如豆类、洋葱)影响睡眠。
加餐(上午10点/下午3点/夜间喂奶后,约150大卡)
5个“催乳不发胖”小技巧,奶水足还掉秤
- “勤喂奶+排空乳房”:刺激乳汁分泌,消耗热量
宝宝吸吮乳头会促进催乳素分泌,每次哺乳消耗约50大卡(相当于快走15分钟)。建议每2-3小时喂一次奶(包括夜间),喂奶后用吸奶器排空乳房,既能增加奶量,又能加速脂肪燃烧。
-
多喝水但“不灌汤”:每天2500ml温水,分8次喝
乳汁中88%是水,缺水会导致奶量减少,但“多喝水”≠“多喝汤”。建议:
- 晨起喝1杯温水(300ml),唤醒身体代谢;
- 每次喂奶前喝100ml水,避免喂奶时口渴;
- 用吸管杯小口喝,避免一次性灌500ml导致水肿。
-
选择“催乳低卡”食物:丝瓜、茭白、豆腐,代替高脂肪汤
- 丝瓜:含皂苷,促进乳腺通畅,清炒丝瓜(100g=20大卡)比猪蹄汤更高效;
- 茭白:低脂高纤维(100g=23大卡),搭配虾仁煮汤,催乳又减脂;
- 豆腐:植物蛋白丰富(100g=81大卡),做成豆腐金针菇汤,清淡不发胖。
-
控制“隐形热量”:拒绝奶茶、零食,用天然食物代替
- 避免市售奶茶(1杯≈400大卡,含反式脂肪)、蛋糕(1块≈300大卡);
- 嘴馋时吃:冻干草莓(无添加糖)、烤鹰嘴豆(50g=120大卡,高纤维)、水煮玉米(半根=80大卡)。
-
每周“放纵餐”:避免过度压抑食欲,防止暴饮暴食
若连续5天严格饮食,可在周六午餐吃一顿想吃的食物(如火锅、披萨),但控制在8分饱(吃到不饿即可),且当天减少其他餐的主食量,避免热量超标。
哺乳期饮食“避雷指南”:这些食物坚决不能碰!
-
回奶食物:韭菜、麦芽、人参(可能导致奶量减少,尤其产后1个月内);
-
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宝宝吃后易上火、哭闹)、咖啡(每天不超过200ml,过量影响宝宝睡眠);
-
高汞鱼类:金枪鱼、鲨鱼(汞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神经系统,选择低汞鱼如鲈鱼、鲫鱼);
-
加工食品:罐头(高盐)、香肠(含防腐剂)、薯片(高油高盐),影响乳汁质量。
哺乳期瘦身的核心是“营养均衡+热量缺口”,而非盲目节食。年轻试管妈妈身体代谢快,只要每天保证1800-2300大卡热量,搭配蛋白质、膳食纤维和优质脂肪,同时坚持“勤喂奶+温和运动(如产后瑜伽)”,6个月内体重完全可以恢复到孕前水平。记住:你不仅是宝宝的妈妈,更是自己的“女王”——科学饮食,既能喂饱宝宝,也能找回轻盈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