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刚查的激素六项,泌乳素高了一点点,医生说可能是抽血前跑太快了……”“我明明月经第3天查的,结果还是不准,到底哪里做错了?”激素六项检查看似简单,实则从时间到操作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结果。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检查前哪些“小事”会让结果“失真”,以及如何做好准备。
空腹:不仅“不吃早饭”,还要避开“隐性进食”
为什么必须空腹?
饮食中的脂肪、蛋白质可能刺激激素分泌(如胰岛素、皮质醇),影响FSH、LH的稳定性。建议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后禁食,可少量喝白水(不超过100ml),避免咖啡、茶、饮料。
“空腹”常见误区:
静坐30分钟:“跑着去抽血”可能让泌乳素翻倍
泌乳素是“情绪激素”,剧烈运动、紧张、寒冷、疼痛等均可导致其升高(称为“应激性高泌乳素血症”)。临床中,约30%的“泌乳素升高”是由于抽血前未静坐导致的假阳性。
正确做法:
月经周期选择:不是所有情况都“第2-4天”
1. 基础检查(评估卵巢功能):月经第2-4天,适合月经规律者。
2. 月经紊乱/闭经:随时查,但需告知医生末次月经时间,医生会结合B超判断“虚拟周期阶段”。
3. 查孕酮(黄体功能):必须在月经第21-25天(若月经周期28天),此时孕酮达高峰,能准确反映黄体功能。
药物影响:避孕药、感冒药,都可能让结果“跑偏”
其他注意事项:抽血时间、衣着、复查时机
-
最佳抽血时间:早上7:30-9:00,此时激素水平最稳定,尤其是泌乳素,避免下午检查(下午泌乳素水平可能比上午低50%)。
-
衣着宽松:穿袖口宽松的衣服,避免压迫血管导致紧张。
-
复查建议:若首次结果异常(如泌乳素轻度升高、FSH临界值),可在1个月后(避开月经期)复查,排除偶然因素。
激素六项检查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时间,更取决于细节把控。空腹、静坐、停药等看似琐碎的步骤,实则是确保结果可靠的关键。若您正在备孕、月经不调或怀疑内分泌问题,建议提前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拿到结果后及时复诊,让专业医生解读,避免因“假阳性”过度焦虑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