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flipmenu--]
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首页 > 助孕科普 标签:

妈妈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我会不会也得这个病?

2025-08-29 编者:小美

334.jpg

 “我妈妈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我会不会也得这个病?”“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吗?”许多女性在关注健康时,会担心疾病的遗传和免疫因素。事实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复杂,除了经血逆流,遗传和免疫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重要“预警信号”
 
临床数据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7倍。若家族中有2例以上患者,其患病概率可高达50%。目前已发现多个易感基因(如ESR1、FOXP3)与该病相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或调节免疫反应。
建议:有家族史的女性应从青春期开始关注经期健康,出现异常痛经、月经紊乱时及时就医。
 
免疫因素:免疫力低下让异位细胞“有机可乘”
 
正常情况下,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主要依赖:
当免疫功能紊乱(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压力大)时,这些机制失效,异位细胞得以在盆腔存活、增殖,形成囊肿或结节(如卵巢巧克力囊肿)。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检查你需要了解
 
  1.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盆腔内触痛性结节或囊肿;
  2. 超声检查:经阴道B超可初步判断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
  3. 腹腔镜检查:“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病灶形态并取活检;
  4. 血液检查:CA125水平升高(但非特异性,需结合临床)。
 
治疗与管理:个体化方案助你摆脱病痛
 
  1. 轻度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定期随访,备孕女性建议尽早怀孕(孕期激素变化可能抑制病灶生长);
  2. 中度患者:采用“药物+手术”联合治疗,术后服用GnRH-a类药物3-6个月,降低复发率;
  3. 重度患者:如盆腔粘连严重、囊肿直径>5cm,需腹腔镜手术松解粘连、切除病灶,术后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日常护理:这样做能缓解症状、降低复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需长期管理。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妇科或生殖中心就诊,切勿轻信偏方。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育功能。
重要提示 免责声明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医疗技术、外科设备、诊疗方法的广告或意图,不能取代向医生或其他有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这里包含的信息不可用于医疗、保健中问题的解决或疾病的诊断。
上一篇:精子DNA碎片指数异常:男性因素也会导致反复流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试管婴儿
点击查看

友情连接:美中宜和 试管婴儿医院 天津试管婴儿医院 北京试管婴儿医院
Copyright@2021

首页 出停诊信息 医疗团队 电话预约 咨询客服

24h咨询热线:010-56063320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您好,欢迎登录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官方网站,有什么能帮您的,请在线或电话咨询。

立即回复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