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生殖激素检查”,很多人以为是女性专属。其实,男性的激素水平同样影响生育力和性功能。从青春期发育到中年“男性更年期”,雄激素(尤其是睾酮)的波动可能导致少精、阳痿、不育等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男性生殖激素检查的那些事,让你明白:这项检查,到底有多重要?
男性生殖激素检查:核心项目及意义
男性生殖激素检查通常包括性激素六项(与女性类似),但临床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1. 睾酮(T):男性主要雄激素,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维持精子生成、肌肉力量、性欲。成年男性正常范围为9.4-37.4nmol/L(280-1100ng/dl),低于8nmol/L(230ng/dl)为“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性欲下降、勃起困难、精子减少、情绪低落。
2. 促卵泡生成素(FSH):刺激睾丸支持细胞产生精子。FSH升高(>15IU/L)提示生精功能受损(如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后遗症);FSH正常但精子少,可能是输精管道梗阻。
3. 黄体生成素(LH):促进睾丸分泌睾酮。LH与T同时降低,提示“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
减退”(下丘脑-垂体问题);LH升高而T降低,提示“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睾丸自身问题,如克氏综合征)。
4. 催乳素(PRL):男性PRL过高会抑制LH和睾酮分泌,导致性欲减退、阳痿、少精。常见原因包括熬夜、压力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少数是垂体瘤(需结合MRI检查)。
5. 雌二醇(E2):男性体内少量E2由睾酮转化而来,过高会导致乳房发育(男性乳腺增生)、精子数量下降,常见于肥胖、肝功能异常或服用含雌激素药物者。
哪些男性必须做生殖激素检查?
以下情况建议尽早检查,避免延误生育或健康问题:
- 备孕1年以上未育,精液检查提示少精、弱精、无精;
- 性欲明显下降、勃起功能障碍(ED)、射精异常;
- 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如无胡须、喉结小、睾丸体积<12ml);
- 乳房异常增大、体毛脱落、不明原因疲劳或情绪低落;
- 有糖尿病、肥胖、精索静脉曲张等影响生殖功能的疾病。
检查时间和注意事项:男性也要“挑日子”吗?
男性生殖激素检查虽无“月经周期”限制,但仍需注意以下细节:
1. 最佳时间:上午8-10点空腹抽血,此时睾酮水平达昼夜峰值,结果最稳定。避免在剧烈运动、熬夜、感冒发热后立即检查,以免影响PRL和睾酮数值。
2. 检查前准备: - 检查前3天避免饮酒、吸烟、过度劳累; - 停用可能影响激素的药物(如抗抑郁药、雄激素类),需提前告知医生; - 若首次PRL升高,1个月后复查(单次轻度升高可能是应激导致)。
异常结果解读:从激素水平看生育力
男性激素异常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下是常见问题的应对思路:
✅ 低睾酮血症:若T<8nmol/L,且LH、FSH降低,可能是垂体瘤或卡尔曼综合征,需补充促性腺激素治疗;若LH、FSH升高,提示睾丸功能衰竭,可尝试辅助生殖技术(如供精人工授精)。
✅ 高催乳素血症:PRL轻度升高(<50ng/ml)可通过规律作息、减压改善;>100ng/ml需做垂体MRI,确诊微腺瘤后用溴隐亭治疗,多数患者服药后性功能和精子质量可恢复。
✅ 少精症伴FSH升高:若FSH>20IU/L,生精功能严重受损,自然受孕概率低,建议考虑试管婴儿(ICSI,单精子注射);若FSH轻度升高(10-20IU/L),可尝试抗氧化治疗(如维生素E、辅酶Q10)3-6个月。
男性激素调理:生活方式比吃药更重要
除药物治疗外,这些习惯能帮你改善激素水平:
- 控制体重:肥胖会降低睾酮、升高雌激素,建议BMI维持在18.5-24,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
- 补充营养:多吃富含锌(牡蛎、瘦肉)、维生素D(深海鱼、蛋黄)的食物,锌能提高睾酮水平,维生素D可改善精子活力。
- 规律作息:熬夜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功能,导致激素紊乱,建议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
- 减少压力:长期焦虑会升高皮质醇,抑制睾酮分泌,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减压。
男性生殖健康不仅是“能不能生孩子”的问题,更关乎整体健康。若你有性欲下降、精液异常等困扰,别因“不好意思”而拖延,建议到正规医院男科或生殖中心就诊,通过激素检查明确病因。记住,多数激素异常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改善,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错过最佳生育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