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卵后第二天,我发现内裤上有褐色分泌物,是不是伤到卵巢了?”不少患者取卵后看到阴道出血会紧张不已。其实,取卵后少量出血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隐藏着腹腔内出血等危险情况。
取卵后出血:哪些是“正常操作”?
取卵时,穿刺针需穿过阴道壁和卵巢,可能损伤微小血管,导致少量出血,常见两种情况:
- 阴道出血:术后1~2天出现,颜色为淡粉色或褐色,量少(类似月经末期),无异味,通常3~5天自行停止。这是由于阴道壁或宫颈黏膜轻微损伤引起,无需特殊处理,注意清洁即可。
- 腹腔内少量积血:穿刺卵巢时可能刺破小血管,血液积聚在盆腔,表现为轻微腹胀、腰酸,B超可见少量盆腔积液。多数患者可自行吸收,医生可能会开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帮助恢复。
注意:若出血量类似月经量,或持续超过7天,需警惕异常情况。
危险信号:这些出血需紧急就医
取卵后出血并非都“无害”,以下情况可能提示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诊:
腹腔内大出血:
原因:穿刺时损伤卵巢内大血管或盆腔内血管(如子宫动脉分支),导致血液快速积聚在腹腔。
症状:术后突发剧烈腹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血压下降(提示失血性休克)。
卵巢破裂出血:
诱因:取卵后卵巢肿大,若剧烈运动、腹部受撞击,可能导致卵巢破裂,引发腹腔内出血。
表现:突发一侧下腹痛,逐渐加重,伴随恶心、呕吐,B超可见卵巢增大、盆腔积液。
宫外孕相关出血(移植后):
若取卵后已移植胚胎,出血可能是宫外孕的信号(胚胎着床在输卵管等部位),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侧腹痛,需通过血HCG和B超排查。
出血后如何处理?分情况应对
- 正常少量出血:
- 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弯腰、下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 保持外阴清洁,用温水冲洗,勤换内裤,避免感染。
- 饮食清淡,多吃含铁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预防贫血。
- 异常出血:
预防出血:从术前评估到术后防护
取卵后出血并不可怕,但需学会“察言观色”——少量褐色分泌物无需紧张,若出现大量鲜红血、剧烈腹痛或头晕,务必第一时间联系医院。建议取卵后1周内每天记录出血量和身体症状,按时复诊,让医生及时掌握你的恢复情况。记住,科学应对、及时沟通,才能为后续移植打下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