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排后第5天,肚子胀得像怀孕3个月,还总恶心想吐——这是正常反应,还是卵巢过度刺激了?”30岁的李女士在试管婴儿群里提问后,立刻引发共鸣。促排后腹胀、恶心是常见现象,但其中部分可能是OHSS的早期信号。学会自我判断,才能在并发症初期及时干预。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症状轻重差异大,从轻度过渡到重度可能仅需3-5天。30岁女性若能掌握以下判断方法,可有效降低风险:
症状分级:从“轻微不适”到“危及生命”
轻度OHSS:多在HCG注射后3-7天出现,表现为轻微腹胀、下腹隐痛、食欲下降,卵巢直径≤5cm,体重增加<3kg。此时无需特殊治疗,通过休息和饮食调整即可缓解,发生率约5%-10%。
中度OHSS:腹胀加重,伴恶心、呕吐、口渴、腹泻,卵巢直径5-12cm,出现腹水(B超可见腹腔液平),体重增加3-4.5kg。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若腹围2天内增加>5cm,需及时就医。
重度OHSS:症状急剧恶化,出现胸水(呼吸困难、无法平卧)、少尿(每日尿量<500ml)、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45%),甚至血栓形成(如下肢肿胀、胸痛)、肝肾功能损伤。此时卵巢直径>12cm,腹水超过1500ml,需立即住院治疗,发生率约0.2%-0.5%。
关键体征:体重、腹围和尿量是“预警器”
- 体重:OHSS患者因腹水和体液潴留,体重会快速增加。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如晨起空腹)称重,若连续2天增加>1kg,提示病情进展。
- 腹围:绕肚脐测量腹围,若2天内增加>3cm,可能存在腹水。30岁女性若原本穿的裤子突然变紧,需警惕。
- 尿量:OHSS导致血管内液体外渗,肾脏灌注不足,会出现尿量减少。正常成人每日尿量约1500ml,若<1000ml,或尿液颜色加深(呈深黄色),需及时补充液体并就医。
检查指标:B超和血液检测是“金标准”
- B超:可直接观察卵巢大小、卵泡数量及腹水情况。若卵巢增大至10cm以上,或腹腔内见大量游离液体,提示中度以上OHSS。
-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白蛋白、肌酐)、凝血功能(D-二聚体)。其中红细胞压积>45%、白蛋白<30g/L,提示血液浓缩和低蛋白血症,需静脉补液治疗。
高危症状: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就医
30岁患者若促排后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重度OHSS前兆,需拨打120或急诊就诊:
呼吸困难、胸闷、无法平躺;
持续恶心呕吐,无法进食进水;
尿量显著减少(6小时内无尿);
下肢不对称肿胀、疼痛(警惕血栓);
头晕、意识模糊(提示休克)。
与“正常促排反应”的区别
部分患者可能将正常促排反应误认为OHSS,需注意区分:正常促排后腹胀多轻微,持续1-2天缓解,无体重快速增加;而OHSS腹胀逐渐加重,伴随尿量减少和体重上升。此外,正常反应不会出现腹水和卵巢明显增大,可通过B超快速鉴别。
30岁女性促排后若出现“腹胀+体重增加+尿量减少”三联征,切勿拖延。建议记录每日体重、腹围、尿量数据,就诊时带给医生参考。轻度OHSS可居家观察,但中重度需住院治疗,通过静脉补液、白蛋白输注、穿刺引流腹水等方式缓解症状。记住:及时就医是避免OHSS恶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