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夫妻都正常,为什么孩子会得白化病?”这是白化病患儿父母最困惑的问题。白化病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潜伏”在家族中,即使父母健康,也可能生下患病孩子。
白化病:藏在基因里的“隐性密码”
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患者体内缺乏酪氨酸酶,无法合成黑色素,导致皮肤雪白、毛发呈白色或淡黄色,眼睛畏光、视力低下。
遗传特点:
-
隐性遗传:需两条同源染色体均携带致病基因(纯合子)才发病,若仅一条携带(杂合子),则为“携带者”,表现正常。
-
男女发病概率均等: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
-
隔代遗传:父母均为携带者时,子女有25%概率患病,50%概率为携带者,25%概率完全正常。
白化病的遗传概率与风险人群
-
父母均为携带者:子女患病概率25%,携带者概率50%。
-
父母一方为患者,另一方正常:子女均为携带者(不发病)。
-
父母一方为患者,另一方为携带者:子女50%患病,50%为携带者。
-
近亲结婚:携带者相遇概率显著增加,子女患病风险提高数十倍(如表兄妹结婚,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增至非近亲结婚的150倍)。
白化病的预防与干预
-
携带者筛查:夫妇备孕前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
产前诊断:若夫妇均为携带者,孕期可通过绒毛取样或羊水穿刺进行基因诊断,避免患儿出生。
-
患儿护理:白化病无法根治,需终身防晒(避免紫外线诱发皮肤癌),定期检查眼睛(预防视力损伤)。
白化病虽不致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有白化病家族史或近亲结婚计划的夫妇,务必到正规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切勿因侥幸心理忽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