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第3天,内裤上有褐色分泌物,是不是宝宝没保住?”ICSI术后出血是患者最焦虑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出血并非一定意味着失败,部分情况可能是胚胎着床的“信号”。如何区分正常出血与危险信号?
ICSI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特点如下:
- 着床出血:移植后6-10天左右,胚胎附着于子宫内膜时可能损伤小血管,引起少量出血,颜色多为淡粉色或褐色,量少如点滴,持续1-2天,无腹痛。这是着床成功的潜在迹象,无需特殊处理。
- 宫颈黏膜损伤:移植过程中导管可能轻微擦伤宫颈黏膜,术后1-2天出现少量鲜红色出血,通常很快停止,与胚胎着床无关。
- 激素波动:促排卵和黄体酮药物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少量子宫内膜脱落,表现为褐色分泌物,持续时间短,无其他不适。
需警惕的病理性出血包括:
- 胚胎着床失败:若出血量大如月经量,颜色鲜红,伴随血块,可能提示胚胎未着床或早期流产,需及时检测血HCG水平。
- 宫腔内感染:出血伴随发热、腹痛、分泌物异味,可能是感染所致,需抗生素干预。
- 宫颈病变:如宫颈息肉、宫颈炎等,也可能导致术后出血,需妇科检查排除。
术后出现出血时,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紧张;用干净护垫记录出血量和颜色,不要冲洗阴道或同房;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量增多或伴随腹痛,需及时就医,通过B超和血HCG检查明确原因。
ICSI术后出血的原因复杂,并非所有出血都是失败信号。患者需保持冷静,密切观察症状变化,遵循“少量褐色可观察,量大鲜红速就医”的原则。最终诊断需结合医学检查,切勿因过度焦虑影响身体状态,一切以医生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