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早期肿瘤较小,多无症状,多在妇科查体时在子宫一侧触及单侧或双侧球形肿物,多为囊性、表面光滑、活动度好、与子宫无粘连,伴或不伴性交痛。若肿块持续增大占满整个盆、腹腔便出现一些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腹痛、心悸、气急等,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导致继发不孕、卵巢囊肿蒂扭转、囊肿破裂、继发感染等情况发生。
临床上分为功能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生理性囊肿随着月经周期的进行可自行消失,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囊肿仍持续存在多为病理性囊肿。
一、功能性囊肿
01.卵泡囊肿
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正常成熟卵泡时,一般情况下平均直径不超过1.5cm,1.5cm-2.5cm的卵泡成为囊状卵泡,直径大于2.5cm则称卵泡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很少出现破裂、出血。
卵泡囊肿可发生在胎儿期至围绝经期,月经初潮少女及围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
发生原因:
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紊乱
卵巢白膜增厚卵泡破裂受阻
胎儿、新生儿受胎盘分泌激素及母亲激素的影响
治疗:无症状患者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动态观察即可;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囊肿蒂扭转或囊肿破裂的可能,应及时妇科就诊。
02.卵泡膜黄素囊肿
好发于妊娠晚期或产褥期妇女。
其发生与卵巢对β-HCG敏感性显著升高有关,由于高浓度的β-HCG刺激卵巢皮质的闭锁卵泡内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发生黄素化反应并增大形成囊肿,因此,临床上多发生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糖尿病、多次妊娠、Rh血型不合、口服大量雌激素及应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等。
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腹部症状,出现急症如蒂扭转或破裂可考虑手术治疗。
03.黄体囊肿
黄体囊肿是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黄体因某种外力或自发因素的影响,囊肿的内壁破裂,使黄体腔内积聚大量的血液,当腔的直径>3cm,称为黄体囊肿。黄体囊肿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囊肿发生破裂、扭转时,可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发生失血性休克等。查体见下腹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后穹隆饱满、宫颈摇摆痛阳性,一侧附件区可触及一边界不清的包块,触痛阳性。大部分患者处于月经的黄体期,且在腹痛前有同房史。
发生年龄:
育龄期妇女较为多见。黄体囊肿也可见于妊娠早期,一般在孕2-3个月消失。
发生原因:
外力作用直接或间接导致卵巢破裂,如性交和增加腹压的动作,如用力解大便、剧烈恶心呕吐、抱举重物。
自发性破裂:原因不明,卵泡血肿或黄体血肿继续扩大,内压增加至一定程度即发生破裂。
外伤、卵巢受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盆腔炎症、卵巢子宫充血等其他因素均可导致黄体囊肿破裂。
治疗:黄体囊肿通常会自然消退,不必特殊处理,如出现并发症如囊肿破裂内出血,需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病理性囊肿
01、囊性成熟性畸胎瘤(皮样囊肿)
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占所有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几乎均为良性,恶变率为0.2-2%。可发生过于任何年龄,是10-29岁女性中较为常见的卵巢肿瘤,有极少可在绝经后妇女发生恶变。其发生可能与卵巢多次受损和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失调有关。
皮样囊肿为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含有外、中、内3个胚层的分化成熟组织,90%是单侧和良性的,直径为5-15cm,类圆形,表面光滑,切面囊性,内含皮脂、毛发、囊内壁光滑附头节,但也有腹膜种植的报道。患者往往没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多表现为盆腔包块,可伴有腹痛、腹胀、纳差等症状。
治疗:已完成生育计划的女性,为确定病理类型、保护卵巢组织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行患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术后不会复发。
发生恶变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
02、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好发于40-60岁女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出现腹胀、盆腔疼痛。
多为单发,球形,直径1-30cm,表面光滑、壁薄、内容物为透明液体。单纯性多为单房,囊壁光滑;乳头状常为多房,向囊外生长。
治疗:直径<5cm,疑为卵巢瘤样病变,可以短期观察。一旦怀疑为卵巢良性肿瘤,应行手术治疗。
年轻、单侧良性肿瘤,可行囊肿剥除或患侧卵巢切除术,术中尽量保护卵巢组织和功能。
围绝经期妇女,可切除单侧附件或全子宫双附件。
03、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发病年龄广泛,多发于30-50岁,恶变率为5-10%,较为常见的症状为腹部或盆腔疼痛及腹部或盆腔包块伴随的相关症状。
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多房,直径可自数厘米至30cm,平均约10cm,内容物为黏液。自行破裂可发生腹膜假粘液瘤,似卵巢癌转移。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手术力求切净肿瘤组织。易复发,再次手术几率高,患者常死于肠梗阻。
04、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囊)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至卵巢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卵巢内含有融化了的巧克力样液体的囊肿。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7-44%,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多发,患者常有痛经、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生育要求,可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随访观察、期待疗法、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和孕激素;手术治疗有完全剥除囊肿壁以及首先囊肿开窗随后进行囊壁凝固或消融。
超声提示无恶变倾向、且无症状的患者,可3-6个月规律复查。
<5cm的囊肿,无可以超声图像特征,无乳腺癌、卵巢癌病史,可保守治疗。
5-10cm的囊肿,则应与患者讨论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
>10cm的囊肿,即使无症状,也应手术治疗排除恶性病变。
口服孕激素和COCs的情况,超声提示典型图像但仅存在痛经时,药物治疗优于手术治疗。当疼痛不可控、囊肿生长速度过快、超声提示可疑图像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05、妊娠期囊肿
孕前存在的囊肿:排除卵巢恶性肿瘤,明确囊肿性质,若为巧克力囊肿则应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孕早期发现的囊肿:大部分为生理性囊肿,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自行消失。
孕中期发现的囊肿:如出现并发症,如破裂出血、扭转、感染等,可评估后行手术治疗。
孕晚期发现的囊肿:此时期不适合手术,容易引起宫缩,导致早产,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孕周,至产时或产后处理。
中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中期妊娠是卵巢囊肿的手术期,如果发现并发症:破裂、扭转、感染等,科学评估后手术治疗。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超过妊娠28周,子宫较大,手术困难,容易发生早产,如病情稳定,密切观察等待至产时或产后治疗。
06、宫颈腺囊肿
宫颈腺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腺管,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
好发于宫颈局部损伤和宫颈慢性炎症的患者。
为生理性改变,无需处理,深部囊肿常表现为宫颈肥大,注意与宫颈腺癌鉴别。
07、输卵管囊肿
输卵管囊肿较卵巢囊肿少见,一般为输卵管系膜囊肿,病原体感染输卵管后,导致输卵管内膜肿胀、间质水肿、渗出,输卵管粘膜上皮脱落,如果急性炎症未受控制,则会形成输卵管积脓,炎症消退后脓液逐渐被吸收,形成输卵管系膜囊肿。
输卵管系膜囊肿较小无临床症状,囊肿体积增大或发生扭转,会出现剧烈腹痛、压迫症状,月经紊乱、输卵管粘连或堵塞导致不孕甚至异位妊娠。
治疗:输卵管系膜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不必处理,定期复查。如果囊肿体积增大引起并发症,可行手术治疗,同时,也有急症手术的可能。
囊肿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卵巢囊肿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囊肿与月经周期有关,通常只需随访观察,不需要任何治疗举措。当卵巢囊肿的体积较大,而且长期存在,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需要及时进行手术。